美國研究人員聲稱,對一組服用激素替代治療的婦女進行隨訪分析后發現,其乳腺癌的高危性即使在停止服用后依然持續存在。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Gerardo Heiss2005年對15730位聯合服用雌孕激素的健康婦女進行了兩年半的隨訪分析,其結果刊登在《美國醫學會會刊》上。隨訪發現,停止治療后,這些婦女患乳腺癌的高風險性大致與服用時一致,但他們患心臟病、血栓和卒中的風險很快回到那些未服用激素治療的女性水平。聯合雌孕激素治療的其他好處在于可以降低結腸癌和骨折的風險,但停止治療后此效應也隨之消失。 而旨在探討激素療法是否能防止心臟病發作的婦女健康起始(WHI)研究2002年被提前終止,因為24%的乳腺癌高危性與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聯合治療密切相關。研究發現,聯合服用這兩種激素的婦女患血栓的風險加倍,患卒中和心梗的風險升高。WHI研究對27,347位年齡在50~79歲的絕經后婦女進行的兩次試驗說明,長期服用激素治療弊大于利。 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(NIH)癌癥預防部的Leslie Ford博士說:“激素對乳腺癌的效應持久不衰。這些結果強調了女性做常規乳腺檢查和乳腺鉬靶攝片的重要性,即便在停用激素后這些檢查也是必要的。” 制藥商Wyeth公司在其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聲稱,隨訪分析可能給那些面臨絕經癥狀如潮紅、盜汗和陰道萎縮等癥狀的婦女增添困惑。研究中的婦女年齡比較大――平均63歲,而大多數絕經的婦女不過50歲,他們在剛開始服用激素治療的時候并沒有絕經癥狀。Wyeth公司主席Gary Stiles說:“近年來對WHI研究結果重新分析發現,風險的增加在年齡大的婦女中存在,但在參與研究的年輕婦女中并不一致。”/**/